建立民生幸福档案 推进幸福广东建设

时间:2011-04-02浏览:146设置

    近日,广东省档案工作会议在广州市召开。广东省委常委、副省长肖志恒在讲话中强调,建立民生幸福档案,推进幸福广东建设。

    肖志恒说,“十二五”时期,全省各地、各部门要紧紧围绕省委、省政府的中心工作,服务大局,服务民生,进一步增创档案工作新优势,着力建立民生幸福档案,推进幸福广东建设。全省档案部门要重点做好以下4方面的工作:一是着力抓好档案资政工作,不断提高档案工作服务领导决策的能力;二是着力抓好民生档案工作,不断拓展档案服务的覆盖面,使涉及民生的“幸福档案”成为保障民众合法权益的护身符;三是着力抓好档案信息化建设,不断提高档案公共服务能力和影响力;四是着力抓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,不断提升档案事业依法管理的水平。肖志恒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,强化保障,努力推动全省档案事业科学发展。要加强组织领导,要把档案工作摆上重要位置,配强选好领导班子;要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,抓培养、吸引、使用3个环节,努力把优秀人才聚集到档案事业中来;要加强档案馆舍建设,充分认识档案馆舍建设对保存历史、传承文明、服务社会、造福人民的重要性,把馆舍建设资金纳入本级财政的预算统筹安排。肖志恒充分肯定了“十一五”时期广东省档案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取得的成绩:档案工作服务大局服务社会取得新成果;档案管理创新取得新突破;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取得新进展。

    省档案局馆长徐大章在工作报告中提出,“十二五”时期,全省档案工作要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,努力在“三个体系”建设方面当好排头兵;档案法制体系进一步完善,档案管理体制不断优化、以人为本的便民利民措施更扎实有效;全省80%以上市、县、区综合档案馆达到国家规范标准,并基本建成公共档案馆,省档案馆、广州和深圳市档案馆在全国率先建成现代化公共档案馆;省档案馆、各地级以上市综合档案馆、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县、区综合档案馆初步建成数字档案馆。

    “十一五”期间,广东省投入档案馆舍建设资金达20多亿元,其中省财政补助欠发达地区3235万元。全省143个县级以上国家综合档案馆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利用工作,每年到档案馆或通过档案信息网站进行查阅的群众达数百万人。各级各类档案馆(室)年均利用量由30多万人上升到300多万人,提供档案资料近400万卷(件),同比分别增长了10倍和6倍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原载于《中国档案报》2011年3月25日 总第2132期 第一版

返回原图
/